白狗酱

我常常看观音

Jasmine:

真的是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翻开一本闲书来看。所以觉得假期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休养生息,并且也能修身养性吧。
大半夜的把这本之前翻了一半的书拿出来,下定决心把它看完。结果出人意料,最后竟然感到有一丝毛骨悚然。第一是没有预料到故事的结局:真正的杀人凶手在书的前几章已经揭示,然而杀人动机却在书的后半段慢慢展开。第二是无法想象和接受凶手的杀人动机。他处心积虑,费尽心思的动机,让人感受到人身上散发出的浓浓的恶意。第三是不得不佩服东野圭吾,能够设计出这样的故事,揣摩人的心理。天知道他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能想出这样的故事情节。

看完之后脑海里一直重复着书封上的一句评论:从未遇到这样的案子: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这才是人心里最黑暗的地方,是最深的恶意。而细思极恐的是,这种恶意似乎也存在于我们身边。恶意就像生长在人身体里的癌细胞:被吞噬或者反噬,将人心笼罩在黑暗之中。

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恶意,像幽灵或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恶意的生长过程,仿佛一个人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从魔鬼处获得来自地狱的黑暗和能力,把自己的人性当成牺牲,供养魔鬼。

凶手的恶意,来自于父母的偏见和偏激。母亲对于生活环境的不满,对于他人的偏见和批判都直接遗传给了儿子。这种对于社会和生活环境的不满,让他感到压抑,自闭,性格扭曲。
如果把父母的因素归结为恶意的起音和诞生,那么凶手少年时代一直经历的校园暴力则是加速了恶意的发展,让凶手彻底泯灭了人性。事实上无论他起初作为被施暴者,还是慢慢发展为施暴者,他都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暴力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血腥而残暴。施暴者在施暴的过程中得到快感。而这种快感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手段和方式融入这个社会,因此只能选择这样直接简单的手段增强存在感。暴力是人最原始的能力,也能勾起人最原始茹毛饮血的欲望。会让人沉迷其中,越陷越深。
时间是催化恶意和人性扭曲的帮凶。随着时间的推移,凶手心里对被害者的恨愈发明显。这种恨不是出于对被害者个人,而是被害者和凶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凶手代表了极度的黑暗,代表了嫉妒,残暴,凶恶,被害者代表了阳光,善良,智慧。黑暗是永远畏惧阳光,并且痛恨光明的。
东野圭吾又在培育凶手的恶意过程中加上了一种重要的养料,一个至关重要的砝码——疾病。癌症,晚期。魔鬼终于要完全吞噬掉他,要把他的灵魂和身体都带往地狱。而在前往地狱的路上,凶手不甘寂寞,不甘平淡的死去。所以他绞尽脑汁制造了一场凶杀。
整个杀人过程并没有什么离奇之处。不寻常之处在于探索凶手杀人动机的整个过程。剽窃,婚外情,毒杀动物.... 凶手不断引导警方,诋毁被害者的人格,企图拉被害者一起下地狱。

仔细思考,书中有很多意象。我对被害者家中的八重樱和邻居家死于非命的猫。樱花是纯洁和爱情的象征。八重樱揭露了凶手做的伪证。樱花绽放到掉落,时间极其短暂。也象征着人生命的短暂易逝,象征着在时间和自然面前,一切都是瞬间,须臾。颇有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觉。猫在侦探小说或恐怖小说中都是很常见的意象。在西方文学中,猫是罪恶,是邪恶的象征。在爱伦坡的小说中,猫是尤为重要和明显的一个动物意象。猫是女巫的化身,会报复人类。同样,在这篇小说中,猫本身虽然没有进行报复行为,但它的主人,藤尾小姐的疑惑是揭开案件谜底的关键。这两个意象,虽然没有贯穿全文,但在小说开始和结局都出现。这样的首尾相应,恰如命运轮回,世事无常却总是有迹可循。

另一个让人感到颇为有新意之处,是东野圭吾在书中尽力的塑造了作家这一形象。无论是真正的作家,被害者,还是假装自己是作家的凶手,还是一直在进行记录的侦探。东野圭吾通过几位“作家”的手记展开了整个案件过程。既让人感到这是一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也是几位作家在撰写一个犯罪小说的过程。让读者在享受观看案件发展的过程中又能有一种自己参与到小说创造的过程中。颇有种读者与作者相融的感觉。

《恶意》中暴露的校园暴力问题,让人心寒,让人畏惧和气氛。现在,如果一个孩子对我说“我就是看他不顺眼”,我大概会一身冷汗,心有余悸了。

评论
热度 ( 6 )

© 白狗酱 | Powered by LOFTER